和一位緬甸藉的同事說起緬甸菜,他問我:「到緬甸,吃的慣當地的食物嗎?」也不是不慣,我很包容,很多地方的菜式也能接受,只是緬甸的食物多是重鹹重油重甜,加上之前在老撾吃的都是口味重的粗菜,幾天之後,破除了我在當地盡量吃道地菜的規則,轉了口味。
在港澳除了魚湯粉或椰汁雞麵外,其他的都不常見,接下來把當地嚐過的食物,都盡量介紹一下。
999 Shan Noodles Shop
第一天到步就去吃的,叫做撣邦麵Shan Noodle,撣邦是緬甸其中一個邦。有湯和撈兩款,天氣熱,直接選了撈的,麵並不像廣東麵有韌度,雖然彈牙,但易斷,醬汁像我們吃腸粉時的「混醬」,味道意外地合。緬甸豆腐是黃色的,雖稱豆腐但其實是豆粉糕,拿去炸了,就是道地小食。
位於仰光橫街的撣邦麵店 |
緬甸炸豆腐 |
質感像豆粉 |
撣邦撈麵 |
老闆娘推薦的緬甸奶茶 |
Aung Mingalar
也是主打賣撣邦麵的店,這次要了湯,選了較粗的粉,配料是肉丸,實際上較為普通和清淡,粉也是未淥開來就上桌。蒸包也是緬甸人的日常早餐之一,但比起中國的蒸包,實在粗糙得多。
店員都是年輕的緬甸女孩 |
撣邦湯麵配肉丸 |
還未煮開 |
蒸包 但比中國的粗糙得多 |
Lucky Seven Tea Shop
是當地最出名的早餐店之一,每天都人頭湧湧,拿起餐牌,找不到魚湯粉,還好得旁邊的當地人指點才順利點餐。不算大碗,但魚湯很好喝,也能吃到不少魚肉碎,不夠,再添一碗椰汁雞麵,加了個水煮蛋,椰香味其實不算重,雞件也是骨的比例較多,但將貨就價也能接受,最後來一杯用煉奶沖的奶茶,盛惠港幣十二塊,已飽。
人山人海 但店面夠大 |
很多早餐可選 |
魚湯粉 |
椰汁雞麵 |
緬甸奶茶 |
Danuphyu Daw Saw Yee
很經濟的餐廳,自己想吃甚麼就選甚麼,最後再算錢。主要吃緬甸咖哩,他們的咖哩又和東南亞、印度的不同,多油又鹹,怕肥膩的絕對吃不下去,連白飯的谷殼都還沒完全磨走。
店面比較平民 |
想吃甚麼自己選 |
直接要了一堆 |
咖哩魚肉 |
非常鹹的咖哩牛肉 |
咖哩蝦 |
濃味的湯 |
白飯的穀殼還沒磨光 |
Shan Kitchen
撣邦菜餐廳,但選擇不多,炸物也是緬甸常見的小吃,主菜要了Shan Hta Min,中文不懂叫甚麼,是用黃色的米,倒上雞肉和醬汁蒸出,和我們的粽子相近。
撣邦餐廳 |
炸雞肉丸 |
有點像粽子 |
牛油果沙冰 |
Shan Yoe Yar
位於Sule Square裡面,算是較高級的撣邦餐廳,要了一個比較特別的菜式,是將雞蛋、雞肉和檸檬葉打碎攪拌,再放入蕉葉裡蒸,但味道很酸,不是每個人受得了,又叫了一條炸魚,炸得又香又脆,對了,這間餐廳有一味醃生豬肉,膽子大的可以一試。
相對高級向價錢較貴的餐廳 |
送的炸蝦片 |
將雞蛋、雞肉和檸檬葉打碎攪拌,再放入蕉葉裡蒸 |
原條炸魚 |
Rangoon Tea House
這是我在仰光吃過最好最滿意的餐廳,先說說晚餐吃的飯吧,其實那不是緬甸的菜式,是印度菜,在港澳的印度餐廳找了很久都找不到,連在印度本土都沒吃過,沒想到在緬甸嚐到。先把印度的長米Basmati和乾果、香料一起炒熟,再塞兩隻嬰兒拳頭般大小的羊腿肉進去,最後用麵粉封好拿去焗,一打開,香味四溢,帶點微辣,加上之前點了炸雞,以為吃不完,結果全數清光。
第二次來,是試試這裡的魚湯粉,這家店用上四種魚去熬,吃進口,絕對比Lucky Seven的好吃,但價錢不同,當然不能直接比較,只能說,它們都對得起自己的價格。
最後也要了一碗緬甸冷麵,是我在仰光中最喜歡的麵,應該是用了花生醬去撈,也許是天氣熱的關係,倍感好吃。
這裡的緬甸奶茶也非常出名,店家直接做了一個列表,按苦澀度和甜度劃分,自己愛那種就點那一杯。
仰光我最喜歡的食店 |
想試很久的印度焗飯 結果在緬甸找到 |
兩隻大羊腿肉 |
非常不錯的炸雞 |
奶茶的甜度隨你選 |
非常足料的魚湯粉 |
在仰光吃的那麼多款麵 就這冷麵屬我最愛 |
隨處可見的甜品店,多數賣的是雞蛋布甸,還有椰子米糕。
一般旅客都不敢買 |
但我絕對敢試 |
也有在街邊看到像打火鍋的麻辣燙,大家陌生人圍在一起吃一鍋。
緬甸式的麻辣燙 |
陌生人也可坐在一起試 |
最後是受不了每天重口味的緬甸菜,而跑去吃了一頓西餐和日本餐。
仰光看起來不錯的西餐廳不多 |
先來一杯茶 緬甸已很少用膠管 |
春卷 不過餐牌上寫的是Summer Roll |
燒豬頸肉 |
燒糯米飯 |
甜品的水準非常不錯 |
也有日式餐廳 |
除了五星酒店內的高價日本餐 普通食店很難找到日本魚生 實際用的都不是珍珠米 |
餃子也是只有外型像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