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之旅完結,另一個旅程又開始,目的地是緬甸的仰光,與老撾的永珍沒有直航相連,故要回曼谷一趟。永珍看起來雖然沒想像中落後,但和曼谷相比,曼谷就有如文明世界。
休息一晚,又再出發,泰國比澳門慢一個小時,緬甸又比曼谷慢半個小時。以往港澳護照入境需要簽證,所以早已完成,結果出發前緬甸政府卻對港澳護照實行免簽證,白花了錢。但以防萬一,還是帶了簽證去,果不其然,泰國的地勤不相信又不放行,為免麻煩,把簽證給她算了,如在香港出發就不會發生這種事。
對緬甸的印象,除了軍人統治的國家,就是電視上出現的昂山素姬。舊稱Burma是英國人給的,為了擺脫殖民地形象,已改為Myanmar,聯合國也承認,中文則維持叫緬甸。當然到緬甸旅遊的傳聞不少,例如旅客被迫要兌換二百塊美金作為政府得到的外匯。或者買幾包香煙,過關時給關員才能通過。兌換的美金必須毫無瑕疵,不然兌不了緬幣。
下了飛機,必須要乘坐接駁車,車是日本淘汰出來的巴士,門鈴上還貼著日文。香煙我是沒帶在身上,但通關時非常順暢,連入境、申報表都不需要填,上述所說的都沒發生,除了用來兌換的美金必須要完美是真的,不過可用提款機解決,緬幣和老撾幣同樣不值錢,用多少兌多少。
在緬甸停留五天,實質四天,時間不多,打算只在仰光打轉。市中心現代化得不得了,蘇雷塔正正建在中央,包圍著蘇雷塔的,都是新建的高樓大廈,高檔酒店和商場,貨品的選擇比永珍多得多,但也僅限於最中心的大馬路,走出了這個範圍,還是相當殘舊。距離市中心不遠處有一座由一九二六年英國殖民時期建造的昂山市場,賣的都是極為平民化的貨品,二樓連著一座新建的天橋,直接通往全仰光市最大最現代化的百貨公司,做成一個新舊交替般的對比畫面。
街上的男人,大多穿著沙龍,由一匹六呎長,闊三呎半的布圍成,像穿了一條裙。女人則臉上塗了水粉,由一種叫Thanakha樹皮磨成,聽說可除雀班和暗瘡,令皮膚更嫩白。
走著走著,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城市以左呔汽車作為基準行駛,但路上的車有八成是屬右呔車。原來十多年前左右,政府將城裡的殘破汽車全數作廢,再購入大量的日本二手車售於民眾,結果做成這個奇怪的現象。不過近期已停止入口二手車,所入口的都是左呔新車。
有一次坐的士到景點途中,司機開口訴說他的家人,我還以為像印度或柬埔寨般裝可憐多拿點錢。結果他說:「你知道嗎?我女兒在外面讀書回來了,她學懂了英語、國語還有日文,很厲害,現在回來工作了。」
我:「那她回來就能賺錢了,你也不用駕車呀。」
司機回答:「也不是這樣說啦,我還有個兒子,現在在台灣行船,哈哈。」
看來緬甸人還沒染上其他依靠旅遊業的國家的陋習,只是單純想跟我分享家事,乘了十五分鐘,才港幣十二塊。
仰光到處都是金塔,其中最大的就要數大金塔Shwedagon Paya,有東南西北四個入口,有些入口裝了昇降機,有些則要靠腳步一步一步登頂,當然它的高度一般人都能輕易登上,連一點點腳力都不肯付出,心靈已被腐蝕。塔頂的金頂三百呎高,以泥堆成,外面用銅片包著,再鋪上無數金箔。塔頂上的風向翼,鑲了一千一百粒鑽石;一千三百八十粒紅、綠寶石。塔尖有一粒七十六卡的大鑽石,再用四千三百五十一粒小鑽石包著。可惜我到訪時大金塔卻在維修,回來後聽朋友說,原來上次維修時所貼上的金箔含金量不足,這次是屬於重修。
踏入金塔範圍內不准穿上鞋襪,實在有點不習慣,腳底髒了離開時用酒精紙抹抹就是。裡面除了大金塔也有無數廟宇,掛綠鋪金。除了當地善信在脆拜,也有年輕情侶來拍拖,緬甸人認為一生非要到大金塔一次不可,遊客不來,是損失。最後遇見了布施的小尼姑,像我們這種遊客也捐獻數元美金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吧。
11/2018
![]() |
機場接駁車用的是日本淘汰巴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